离子交换与吸附

研究论文

  • 异氛围炭化核桃壳对废水中Cr(Ⅵ)的吸附研究

    鲁秀国;段建菊;黄林长;杨凌焱;

    将粒径为1.0~1.6mm的新疆核桃壳在普通氛围、真空氛围下分别进行炭化,选取粒径为0.5~1.0mm的核桃壳作为吸附剂来吸附含Cr(Ⅵ)废水,探讨了水样初始p H值、吸附剂用量、吸附时间、转速和水样初始浓度等因素对Cr(Ⅵ)吸附效果的影响,并采用SEM和FT-IR现代技术对吸附剂的表面结构进行表征。实验结果表明,普通氛围、真空氛围下的炭化核桃壳对Cr(Ⅵ)的去除率分别为98.7%、94.8%,其最大吸附量依次为8.731mg/g、8.480mg/g。吸附等温线及其模型的拟合结果显示,Langmuir模型能较好地反映吸附过程特征;吸附动力学分析结果表明,该动态吸附平衡遵循拟二级动力学方程。

    2017年01期 v.33 1-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83K]
  • 豌豆基活性炭对稀土中Al(Ⅲ)的识别及分离性能研究

    安富强;冯晓琴;武瑞燕;张栋;高建峰;胡拖平;焦纬洲;

    稀土材料中的痕量Al杂质对稀土材料的性能具有严重的危害,因此,有效去除稀土中的Al杂质具有重大的意义。本文采用豌豆为碳源,合成了一种含氮炭材料AC-P700,并对其进行了比表面分析、红外表征及XPS测试。研究了AC-P700对Al(Ⅲ)的吸附性能和识别性能,并分析探索了识别机理。AC-P700的比表面为1277.1m~2/g,平均孔径为1.90nm。AC-P700对Al(Ⅲ)具有良好的吸附性能和识别选择性能。吸附容量可以达到14.3mg/g。相对于La(Ⅲ)和Ce(Ⅲ),AC-P700对Al(Ⅲ)的选择性系数可以分别达到9.6和8.7。另外,还具有良好的再生与重复使用性能。

    2017年01期 v.33 14-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56K]
  • 表面活性剂对AB-8大孔树脂负载萃取剂的影响及Ga(Ⅲ)和Al(Ⅲ)的吸附分离研究

    崔巧枝;龚福忠;王旭刚;余灵君;

    AB-8型大孔树脂是弱极性苯乙烯共聚体,可制成负载萃取剂的浸渍树脂,用于贵金属的提取和分离。萃取剂负载量的大小对树脂的吸附分离性能有很大影响。为提高AB-8型大孔树脂对萃取剂的负载量,本文首先采用阴离子型表面活性剂SDS(十二烷基硫酸钠)、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TX-10[辛基酚聚氧乙烯(10)醚]以及阳离子表面活性剂CTAB(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分别对AB-8大孔树脂进行表面改性,然后以浸渍方法制备分别负载萃取剂TBP(磷酸三丁酯)、P_(507)[2-乙基己基磷酸单(2-乙基己基)酯]、TOA(三辛胺)的浸渍树脂,考察了表面活性剂对萃取剂负载量的影响。通过动态吸附和脱附实验,研究了改性P507浸渍树脂对Ga~(3+)与Al~(3+)的分离性能。结果表明,SDS对TBP的负载量基本无影响,TX-10和CTAB均使TBP的负载量明显减小。SDS、TX-10、CTAB均可提高P507和TOA的负载量,其中,CTAB使P_(507)的负载量提高最多。改性P_(507)浸渍树脂对Ga~(3+)的平衡吸附量为26.3mg/g,比未改性时的平衡吸附量提高了5.47mg/g。CTAB改性的P507浸渍树脂可以使Ga~(3+)与Al~(3+)得到有效分离。

    2017年01期 v.33 23-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4K]
  • 高效分离去除酚类化合物的新型吸附树脂的制备、表征、性能与机制

    韩飞;徐超;孙伟之;于世涛;咸漠;

    本研究优化了氯甲基化的苯乙烯-二乙烯苯树脂的后交联反应条件,并对不同条件下得到的树脂的反应程度、比表面结构及孔道、官能团进行了表征。应用得到的HF-06树脂,吸附只含有酚羟基的高水溶性酚类物质苯酚、对苯二酚和间苯三酚。通过考察HF-06在不同p H值、温度条件下的吸附性能,发现该树脂吸附容量存在苯酚>对苯二酚>间苯三酚的规律,吸附容量是XAD-4树脂的2.20倍,比NDA150等商业树脂高15%以上。吸附过程以物理作用为主并兼有部分化学作用,树脂与吸附质分子之间同时存在着范德华力和氢键作用。

    2017年01期 v.33 32-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44K]
  • 强碱性阴离子交换树脂对水中磺胺二甲基嘧啶的吸附特性

    范荣桂;戴艺;董雪;陈瑶;

    以强碱性阴离子交换树脂作为吸附剂,对模拟废水中的磺胺二甲基嘧啶进行吸附实验。静态吸附实验结果表明,温度为25℃,p H=7,磺胺二甲基嘧啶的初始浓度为10mg/L,吸附平衡时间为40min的条件下,强碱性阴离子交换树脂对磺胺二甲基嘧啶的吸附量为0.244mg/g。经准二级动力学方程拟合出的qe为0.263mg/g与实验所得值0.244mg/g接近,且相关系数R~2=0.9991,能较好地描述强碱性阴离子交换树脂对SM2的吸附行为。通过Langmuir吸附模型拟合的qm为0.274mg/g,与实验值更接近,且R~2=0.9972。吸附动力学和吸附热力学的分析表明,强碱性阴离子交换树脂对磺胺二甲基嘧啶的吸附行为是物理吸附为主的单分子层吸附。而动态吸附实验结果表明,当温度为25℃,p H=7,磺胺二甲基嘧啶的初始浓度为10mg/L时,动态吸附穿透时间为250min,吸附饱和时间为670min,动态吸附过程中强碱性阴离子交换树脂对磺胺二甲基嘧啶的最大吸附量为0.231mg/g。

    2017年01期 v.33 46-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5K]
  • 山楂汁树脂柱层析过程中主要有机酸变化规律探讨

    井丽丽;吴志莲;董艳琳;孙苗苗;田家浩;赵玉平;

    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山楂汁经过树脂柱层析处理后流出液中草酸、酒石酸、苹果酸、柠檬酸、琥珀酸5种单一有机酸含量,探讨山楂汁中主要有机酸在树脂吸附与解吸附过程中的变化规律,为降酸后果汁口感的改变原因提供依据。5种有机酸达到饱和的先后顺序:琥珀酸,草酸,苹果酸,酒石酸,柠檬酸;吸附过程中5种有机酸总含量与总滴定酸含量分别降低26.71%和40.54%;在吸附阶段,有机酸对树脂吸附位点存在竞争性,出现柠檬酸作为洗脱液将其他有机酸洗脱的现象;由于不完全解吸附,树脂吸附能力随树脂柱层析次数的增加而降低。

    2017年01期 v.33 56-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7K]
  • Pb2+与BSA的结合平衡研究

    程艳坤;闫志谦;王立璇;康爱彬;

    在pH 6.3条件下,利用平衡透析法和紫外吸收光谱法研究了Pb~(2+)与BSA的相互作用。用紫外光谱法研究了Pb~(2+)与BSA相互作用的波长为278nm;由Scatchard图得到Pb~(2+)在BSA上的结合位点数为1.6个强结合部位;吸光度随时间的变化反应确定为一级反应;用非线性最小二乘法拟合Bjerrum公式求得逐级稳定常数。

    2017年01期 v.33 65-7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0K]
  • 沉淀聚合法制备水杨酸分子印迹微球及其性能研究

    董雁;王玺文;何立芳;

    以水杨酸(SA)为模板分子,丙烯酰胺(AM)为功能单体,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EDMA)为交联剂,利用沉淀聚合法制备了对水杨酸具有较高选择性与较高亲和性的分子印迹聚合物微球(MIPs)。用傅里叶红外光谱和环境扫描电镜表征印迹聚合物微球的结构和形貌,采用静态吸附法考察了水杨酸分子印迹聚合物微球的吸附性能。结果表明,当SA:AM:EDMA摩尔比为1:4:20时,得到的分子印迹聚合物微球粒径均一,球形度较好,对水杨酸具有较好的选择吸附性,最大表观结合量可达到52.42mg/g。

    2017年01期 v.33 72-8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93K]

研究简报

  • 酚醛环氧树脂的合成新工艺研究

    王德堂;李敢;肖先举;夏先伟;吴羡;

    以苯酚和甲醛为原料,在酸性离子交换树脂催化下,常压、70~80℃、3h缩聚反应;脱除催化剂后,在常压、35~40℃条件下,加入碱性离子交换树脂催化剂、环氧氯丙烷进行催化环化反应,经催化剂脱除、蒸馏制得酚醛环氧树脂产品。比传统无机酸碱法节省中和、pH值调节、水洗等过程,无环境污染,属环保型合成新工艺。酚醛环氧树脂为棕黄色粘稠液体,主要应用于宇航工业耐温结构件、电子电气工业零部件、耐温粘结剂等产品中。

    2017年01期 v.33 83-8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5K]
  • 二羟二丁基醚的绿色合成

    赵凯;秦智乔;侯建平;王伟杰;赵子楠;

    以1,3-丁二醇为原料,强酸阳离子交换树脂催化合成二羟二丁基醚。考察不同的离子交换树脂对1,3-丁二醇双分子间脱水成醚反应的催化效果,结果表明,干氢强酸型阳离子交换树脂NKC-9的催化活性最高。在反应时间9h的情况下,确定了最佳催化剂用量为1,3-丁二醇的5%,反应液中二羟二丁基醚的含量达22.84%,在该情况下催化剂可重复使用8次,其活性未见明显降低。该合成方法相对于H2SO4催化合成二羟二丁基醚,操作简单、经济有效、绿色环保。

    2017年01期 v.33 90-9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1K]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