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子交换与吸附

研究论文

  • 表面印迹纳米磁性壳聚糖的制备及对Cu(Ⅱ)的吸附研究

    肖玲;陈乐英;

    将壳聚糖与自制的纳米四氧化三铁反应,加入一定量的铜盐使其与壳聚糖络合,再用环氧氯丙烷交联,用酸洗脱铜离子,得到表面印迹的纳米磁性壳聚糖。考察了阴离子、交联剂浓度对铜印迹效果的影响。用振动磁力仪及透射电镜对样品的性质进行表征。研究了表面印迹的纳米磁性壳聚糖对 Cu2+的吸附性能。研究结果显示,用硝酸铜印迹制备的表面印迹纳米磁性壳聚糖吸附剂平均粒径为 25nm,饱和磁化强度为 98.56emu/g,壳聚糖含量为 18.7%。吸附剂吸附容量大,吸附速度快。在 Cu2+初始浓度为 3.91mmol/L,pH 为 5 时,15min 即达到吸附平衡,以壳聚糖计 Cu2+的饱和吸附量为 4.07mmol/g,比纯壳聚糖粉高 2 倍。在含 Zn2+或 Cd2+、Pb2+的二元体系溶液中,离子印迹吸附剂对 Cu2+具有明显的选择吸附性,而未印迹的纯壳聚糖粉几乎没有选择性。吸附剂易回收,重复使用性好,重复使用 4 次后,吸附量约保留最初饱和吸附量的 98%。

    2008年03期 193-19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02K]
  • 硼特效树脂吸附硼的动力学研究

    闫春燕;伊文涛;马培华;邓小川;李法强;诸葛芹;

    采用动边界模型对硼特效树脂XSC-800吸附模拟废水中硼酸根离子的动力学进行了描述。采用有限浴方法考察了体系温度、搅拌速度、树脂粒径及溶液中硼酸根离子浓度对交换过程的影响,并得到了交换动力学总方程。确定了硼酸根离子的交换过程属颗粒扩散控制,交换过程的表观活化能为20.38kJ/mol,表观反应级数为1.661。

    2008年03期 200-20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34K]
  • 疏水/亲水性大孔聚二乙烯基苯/聚丙烯酰乙二胺互贯网络的合成及对水溶液中双酚A的吸附研究

    高淑芹;廖文文;谢祥林;张东文;徐满才;

    采用分步悬浮聚合法制备了由大孔聚二乙烯基苯和聚丙烯酸甲酯组成的聚合物互贯网络(InterpenetratingpolymernetworksIPN),经过乙二胺氨解,得到由疏水性的大孔聚二乙烯基苯和亲水性的聚丙烯酰乙二胺组成的聚合物互贯网络(polydivinylbenzene/poly-acrylethylenediamineIPN即PDVB/PAEMIPN),测定了合成的IPN的物理和化学结构,研究了PDVB/PAEMIPN对pH6.5的水溶液中双酚A(BisphenolA即BPA)的吸附性能。结果表明,合成的PDVB/PAEMIPN是含有氨基和酰胺基的多孔性IPN;树脂对水溶液中双酚A的等量吸附焓在20kJ/mol~50kJ/mol之间;动态吸附及脱附实验表明,湿态PDVB/PAEMIPN树脂对水溶液中双酚A的饱和吸附量达到约30mg/mL。树脂可以通过乙醇再生.

    2008年03期 208-2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12K]
  • 聚酯基硫脲树脂PDTU-I对Ag(I)的吸附性能研究

    李婷;钟宏;王帅;黄静;殷保稳;

    测定了聚酯基硫脲树脂对银离子的吸附容量,讨论了吸附时间、溶液酸度,温度及银离子初始浓度等因素对其吸附性能的影响,并对吸附动力学和热力学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树脂对Ag(I)的吸附遵循G.E.Boyd液膜扩散方程和Langmuir等温式,且吸附为吸热过程。

    2008年03期 216-2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99K]
  • 离子交换树脂对长春花中文多灵、长春质碱和长春碱的富集研究

    张琳;牛卉颖;杨磊;祖元刚;

    通过D-113、110、D-151、NKC-9、001×7、D-072、D-062离子交换树脂对长春花中文多灵、长春质碱和长春碱的静态吸附容量、吸附率和解吸率等指标的考察,筛选出最佳树脂为D-151。对文多灵、长春质碱和长春碱的吸附容量分别为118.2mg/mL、102.2mg/mL和2.6mg/mL,并进一步考察其富集长春花3种生物碱的吸附和解吸附性能,确定了最佳的工艺条件和参数。吸附:上样溶液浓度为0.41mg生药/mL,pH为6.0,流速为3mL/min;解吸附:洗脱剂为20%乙醇除杂,90%乙醇(含2%氨水)洗脱。结果表明,经D-151离子交换树脂富集的长春花总生物碱中文多灵、长春质碱和长春碱的含量分别提高到34.53%、22.31%和5.86%,比传统溶剂萃取方法分别提高了2.34、3.49和2.07倍,回收率均在90%以上,D-151离子交换树脂可以用来富集长春花中的生物碱成分。

    2008年03期 223-2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69K]
  • 复合型胺基吸附纤维及其对二氧化碳的吸附性能

    李培源;陈水挟;张其坤;张素娟;潘俊健;

    将聚乙撑亚胺固化在玻璃纤维上,制得胺基吸附纤维。系统考察了不同原料比例下该吸附纤维的化学结构性能、热稳定性能及交换容量,测定了该吸附纤维的吸水率,在饱和水蒸汽和干燥条件下对CO2的吸附性能,以及作为CO2气体吸附材料的重复使用及再生性能。研究表明,适当的交联剂用量可使该吸附纤维250℃左右仍保持热稳定。该吸附纤维具有较高的交换容量,最高可达到3mmol/g以上;在饱和水蒸汽环境中,该吸附纤维对二氧化碳的吸附量可达20wt%以上,但吸附量随着交联程度的提高而减低。该吸附纤维具有良好的重复使用及再生性能,经再生使用后,吸附纤维对湿态CO2的吸附量变化不大。

    2008年03期 232-2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90K]
  • 离子交换法从发酵液中提取L-亮氨酸

    刘辉;陈宁;

    用离子交换法提取发酵液中的L-亮氨酸,比较了不同型号的强酸性阳离子树脂对L-亮氨酸的静态吸附量和吸附动力学,其中以WA-2型树脂对L-亮氨酸吸附量最大、吸附速度快,适于L-亮氨酸的提取。测定了WA-2型树脂对L-亮氨酸的吸附等温线,并回归得到Freundlich方程。考察了固定床操作工艺条件,结果表明:发酵液经预处理后,以1BV/h流速上柱吸附,上柱量为2BV;再用0.3mol/L的氨水洗脱,速度为1BV/h,洗脱效果较好,L-亮氨酸回收率达到95.7%。提取过程中WA-2型树脂不会受到不可逆的污染,也没有机械损坏,其使用寿命不受影响。

    2008年03期 240-2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67K]
  • 聚癸二酸酐-聚乙二醇共聚物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涂春玲;薛璇;高钊;王征;

    研究了高真空熔融缩聚法制备聚癸二酸酐-聚乙二醇(PSA-PEG)共聚物,采用红外光谱(FTIR)、凝胶渗透色谱(GPC)对制备出来的PSA-PEG共聚物进行了结构表征,并进行了共聚物性能的测定。将癸二酸预聚物与不同分子量的PEG共聚,研究了聚合物结构组成与性能之间的关系,并通过改进实验方法,得到分子量分布较窄的共聚物(PDI:1.10),使制备出的PSA-PEG6000共聚物数均分子量Mn由原来的7291增加到12281。

    2008年03期 246-2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37K]
  • 新型硅胶-聚合胺树脂从氯化钴电解液中深度净化除铜

    温俊杰;张启修;张贵清;张力萍;

    SP-C是一种新型硅胶-聚合胺复合材料树脂,对铜具有较好的选择吸附性能。本文研究了该树脂在模拟氯化钴电解液中深度净化除铜工艺。在Co2+~80g/L、Cu2+0.5g/L~2.0g/L、pH2~4、温度20℃~60℃的氯化钴电解液中,考察了该树脂对铜的吸附性能。结果表明,随料液pH增大以及温度升高,铜的交换容量增大;料液Cu2+浓度对交换容量影响较小;最佳吸附条件为:料液pH4、接触时间30min,温度60℃。对比研究了盐酸、硫酸两种解析液,硫酸显示出更好的解析效果,最佳解析条件为H2SO42mol/L、解析接触时间40min。最佳工艺条件下,每亳升湿树脂对铜的工作交换容量及饱和交换容量分别0.439mol和0.508mol,铜的解析液峰值浓度为28g/L。

    2008年03期 254-2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34K]

研究简报

  • 聚合马来松香乙二醇酯Ca(Ⅱ)、Ni(Ⅱ)配合物固定化淀粉酶研究

    雷福厚;蓝虹云;黄道战;蓝柳柳;姚兴东;

    将松香改性合成聚合马来松香乙二醇酯(简称MEEP),使之分别与CaCl2、NiCl2、MgCl2和CuCl2反应,制备聚合马来松香乙二醇酯Ca(II)、Ni(II)、Mg(II)和Cu(II)配合物,再对淀粉酶进行固定化,比较了固定化酶和游离酶的性能。实验结果表明,4种聚合马来松香乙二醇酯配合物固定化酶使用5次后,固定化酶保留活力均在50%以上,其中MEEPCa(II)和MEEPNi(II)固定化酶的效果较好,固定化酶保留活力均在70%以上;固定化酶最适温度50℃,较游离酶高10℃;聚合马来松香乙二醇酯Ca(II)、Ni(II)固定化酶的最适pH值分别为5.24、6.86,米氏常数分别为1.47×10-4kg/L和2.64×10-4kg/L,游离酶为2.69×10-5kg/L。

    2008年03期 260-2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29K]
  • 聚环卤代苯乙烯-二乙烯苯强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的热稳定性

    孙富安;郭一;何明阳;陈群;

    合成了一系列聚邻、间、对位卤代苯乙烯-二乙烯基苯强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研究了树脂在170℃水中的磺酸基热降解规律。结果表明,树脂的热稳定性次序为对氯苯乙烯树脂>对溴苯乙烯树脂>对氟苯乙烯树脂;邻氯苯乙烯树脂>对氯苯乙烯树脂>间氯苯乙烯树脂;邻氯苯乙烯树脂100h热降解率小于14.0%,降解速率为0.0028%/h,其热稳定性为最好。

    2008年03期 267-2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72K]
  • 聚乙二醇/甲基丙烯酸β羟乙酯水凝胶的合成及其表征

    王迎军;谭帼馨;张姝江;关燕霞;

    以偶氮二异丁腈(AIBN)为引发剂,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BIS)为交联剂,采用自由基聚合法合成了聚乙二醇(PEG)/甲基丙烯酸β-羟乙酯(HEMA)水凝胶。应用傅立叶转换红外光谱(FT-IR)研究了水凝胶分子间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PEG和HEMA间存在较强的分子间氢键。

    2008年03期 275-2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49K]

专论与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