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子交换与吸附

  • 乳状液膜分离肌酐的研究

    李永胜,刘文广,尹玉姬,姚康德

    以液体石蜡为膜相、以氧化环糊精为内相捕捉剂制备一种新的乳状液膜,尝试运用其清除分离肌酐。实验发现当外相肌酐溶液浓度为1.3g/L,载体月桂醛含量为5%,内相氧化环糊精浓度为10%时,乳状液膜吸附容量为22.5mg/g。内相氧化环糊精的浓度对单位吸附量起决定作用。此种吸附剂对氨基酸吸附量仅为肌酐的1/10,这为其在含大量氨基酸的人体环境中有效的清除肌酐提供了优良的选择性。

    2004年05期 385-39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0k]
  • 疏水层析蛋白质动力学与平衡过程的考察

    孟庆强,乔昕,马光辉,郑春,苏志国

    疏水层析是分离生物大分子的常用技术之一,但对疏水层析中蛋白质吸附动力学和平衡过程的研究并不多见。本文对蛋白质疏水吸附动力学和平衡过程作了基本假设,并用实验进行了验证。制备了两种不同丁基密度的疏水琼脂糖介质,用其吸附牛血清白蛋白(BSA)以验证对疏水吸附动力学与平衡过程作的假设,考察了盐浓度及配基密度对蛋白质疏水吸附的影响。还对三种疏水性不同的蛋白质:核糖核酸酶、卵清蛋白和牛血清白蛋白的混合体系进行了分离性能的研究,获得了满意的分离效果。实验表明,蛋白质在疏水介质上的吸附动力学和平衡过程与所作假设相符,在实验条件下等温吸附线符合Langmuir吸附等温方程;研制的丁基琼脂糖疏水介质具有优良的使用性能。

    2004年05期 391-39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0k]
  • 聚苯乙烯基N-甲基-N-酰基磺酰胺树脂的制备及其作为酰基转移试剂在酰胺合成中的应用

    李树锋,罗君涛,杨新林,黄文强

    聚苯乙烯基磺酰氯树脂 (树脂1) 与甲胺水溶液在吡啶的催化作用下反应,制备了N-甲基磺酰胺树脂 (树脂2)。用酰氯在吡啶中与树脂2反应,得到N-酰基-N-甲基磺酰胺树脂 (树脂3)。树脂3作为胺底物的酰基转移试剂,用来制备N-取代的酰胺,收率14~81%。树脂3可以有选择性地酰化乙醇胺中的氨基而不会使羟基酰化。

    2004年05期 400-40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7k]
  • 用大孔吸附树脂从发酵液中提取顺-1,2-二羟基-3,5-环己二烯

    马祺祥,陈金春,邹冰,陈国强

    顺-1,2-二羟基-3,5-环己二烯 (DHCD) 是化学合成高性能材料1,4-聚苯的单体。本文系统地研究了用大孔吸附树脂从发酵液中提取DHCD的方法,进行了树脂的筛选,考查了流速,溶液中葡萄糖浓度等因素对吸附能力的影响。选择极性的NKA-II树脂作为吸附剂,采用1.2ml/min的流速,用甲醇作为洗脱剂对DHCD发酵液进行提取,使提取率达到82.2%,大大优于现有的用二氯甲烷萃取的工艺。

    2004年05期 407-4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7k]
  • 3α,7α,12α-三甲基丙烯酰基胆酸甲酯的制备与聚合物特性研究

    胡祥正,张栩,王征,何炳林

    以甲基丙烯酰氯为酰化试剂,合成了3a, 7a, 12a-三甲基丙烯酰胆酸甲酯 (CAME3MA),研究了CAME3MA的光引发本体聚合和溶液聚合反应,并且对CAME3MA及其聚合物的特性进行了表征。实验表明:CAME3MA的本体光引发聚合转化率随光照时间的延长逐渐增加并达到一个最大值,最终的聚合转化率在36%左右,溶液聚合得到线性聚合物。

    2004年05期 415-4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7k]
  • 海藻酸钠与钙或锌离子凝胶动力学过程研究

    王康,何志敏

    测定了海藻酸钠与锌或钙离子交联的凝胶动力学过程,利用线性模型 (LAM) 对凝胶过程进行了模拟。实验结果表明,钙或锌离子的初始反应速率方程分别为:dCCa/d(t)[mol-1s-1]=0.000109 C0.796与dCZn/d(t)[mol-1s-1]=0.0000405 C0.317;利用线性模型 (LAM) 可较好的拟合凝胶全过程;LAM模型计算结果表明,随凝胶离子浓度增加,凝胶离子表观扩散系数增加,凝胶速率加快,完全凝胶时间缩短;在相似的凝胶离子浓度下,钙离子的表观扩散系数大于锌离子的表观扩散系数,表明海藻酸锌完全凝胶时间较长,这与实际凝胶过程相符,主要是锌离子凝胶体系的刚性较强及锌离子半径相对较大造成的。

    2004年05期 424-4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0k]
  • 大孔吸附树脂对邻甲酚的吸附行为研究

    李洁莹,陈金龙,费正皓,陆朝阳,李爱民,刘福强,张全兴

    研究了大孔吸附树脂NDA-909吸附水溶液中邻甲酚的热力学特征,并与Amberlite XAD-4树脂进行了比较。通过吸附动力学实验,初步探讨了初始温度对吸附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NDA-909对邻甲酚的吸附符合Freundlich经验公式,表现为放热的物理吸附过程。此外吸附速率受颗粒内扩散和其它类型扩散的共同控制。

    2004年05期 430-4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8k]
  • 大孔树脂对磺酸类化合物吸附行为的研究

    孟凡伟,潘丙才,李晓弢,陈一良,陈金龙,张全兴

    用4种大孔树脂ND-022,ND-900,NDA-99和NDA-100作为吸附剂,分别对水溶液中甲基磺酸钠、苯磺酸钠、对甲基苯磺酸钠和2-萘磺酸钠等磺酸盐进行吸附。探讨了溶液的初始pH值对不同类型树脂吸附磺酸类物质的影响,并通过动态吸附实验研究了SO42-对树脂吸附磺酸盐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复合功能树脂NDA-99对磺酸类化合物具有良好的吸附性能,且其选择性优于弱碱树脂ND-900,这为进一步研究大孔树脂对磺酸类物质的吸附机理和实际工业应用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2004年05期 438-4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2k]
  • 树脂吸附法处理水杨酸甲酯生产废水的研究

    程秀梅,陈金龙,刘福强,葛俊杰,王学江

    采用吸附树脂NDA-99处理水杨酸甲酯生产废水,结果表明该树脂对废水中的5-6.3杨酸及水杨酸均具有良好的吸附—脱附性能。废水经预处理和吸附处理后,CODcr由57000~59000mg/L降至6300mg/L左右,去除率接近89%[(\241\243)78.9(\323\303)]1BV 8% NaOH+3BV H2O作脱附剂,在温度为60℃、流量为1BV/h100%,树脂可重复使用。高浓度脱5-磺基水杨酸,回收率为95%78%。 关键词:吸附树脂; 水杨酸甲酯; 5-磺基水杨酸; 废水治理

    2004年05期 445-4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5k]
  • 超高交联吸附树脂吸附对硝基苯乙酮的热力学研究

    唐树和,王京平

    比较两种超高交联聚苯乙烯吸附树脂NJ-8、AM-1与Amberlite XAD-4 (以下简称XAD-4)对对硝基苯乙酮的静态吸附行为,根据吸附等温线研究了吸附热力学性质。在298~318K和研究的浓度范围内,NJ-8、AM-1、XAD-4对对硝基苯乙酮的吸附平衡数据符合Freundlich吸附等温方程。结果表明:吸附为放热过程,适当降低温度有利于吸附。计算了对硝基苯乙酮在NJ-8、AM-1、XAD-4树脂上的吸附焓变、自由能变、吸附熵变,对吸附行为作了合理的解释。

    2004年05期 452-4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5k]
  • 钙型沸石对生活污水中氨氮去除的研究

    赵雅萍,金伟,曹达文,高廷耀,陆奇斌

    通过静态方法研究了钙型沸石对氨氮的去除效果。氨氮在钙型沸石上的吸附是吸热过程,饱和吸附容量是46.29mg/g。经过10次吸附-解析-再吸附循环过程,从吸附容量的数据可知盐酸和氯化钠可以获得很好的再生效果,吸附容量的标准偏差分别为6.34%和6.59%。对生活污水中氨氮的去除效果表明,在废水处理过程中钙型沸石将是一种实用和廉价的氨氮吸附剂。

    2004年05期 458-4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8k]
  • 改性累托石吸附水溶液中苯酚的研究I吸附条件的确定

    黄韵,马晓燕,袁莉

    用十二烷基二甲基苄基氯化铵 (1227)、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 (1631)、十八烷基三甲基溴化铵 (1831) 3种表面活性剂改性天然累托石 (REC) 粘土,分别得到3种有机改性累托石:1227-REC、1631-REC和1831-REC。用有机改性累托石作吸附剂,对水溶液中的苯酚进行吸附研究,考察了pH值、吸附时间、吸附剂用量、温度等因素对吸附效果的影响。结果发现,在本文研究条件下,3种吸附剂对苯酚达到较理想吸附效果的合理条件是:pH值分别为6、8、8;吸附平衡时间分别需要90、20、40min;吸附剂用量均为20g/L;常温。在确定的合理条件下,去除率分别能达到66.2%、99.0%、99.8%。

    2004年05期 464-4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6k]
  • 离子交换层析介质Q-琼脂糖凝胶的合成和吸附性能研究

    浦宇,徐伟,王芝祥

     以琼脂糖凝胶为基质,经 2,3-环氧丙基三甲基氯化铵反应后,制得强碱型阴离子交换树脂Q-琼脂糖凝胶。考察了该反应的主要影响因素,并研究了对BSA蛋白质的吸附和对GL-7ACA酰化酶的分离性能,结果表明,其吸附性能、分离纯化性能均与国外同类产品相近。

    2004年05期 470-4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7k]
  • 含油废水处理技术研究进展

    杨维本,李爱民,张全兴,蔡建国,石洪雁

       在介绍原“老三套”工艺技术的基础上,综述了几种新型除油工艺,混凝法、膜分离法、 高吸油树脂法。在对多种不同的工艺技术尤其是树脂吸附法的应用现状和最新进展进行分析、 比较后,对各种方法的特点作了总结,并展望其研究与应用的发展趋势。

    2004年05期 475-4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5k]
  • 下载本期数据